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黛玉重生第11节(1 / 2)





  姜氏便慢慢给黛玉讲了些自己的身世和见闻,更是把帝师干过的滑稽事拿出来当笑料,还留了黛玉在书院中用了午食,待到黛玉晚间回转之时,二人已是亲近了许多,反倒是顾远被晾在了一旁,好不郁闷。

  姜氏看了看天,和黛玉约了次日再聚,黛玉闲在家中也是无事,爽快应了,次日又进了书院的角门,好在昨日里姜氏已经教了她怎么穿这林子。黛玉领着两个丫头,成功的找到了姜氏和帝师的院子。

  “你输了,我就说玉儿能自己找来!”姜氏见黛玉出现在自家院子门口,冲着顾远洋洋得意道。

  “赢了就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顾远有些不服,指了指一旁堆起的书籍道,“丫头可有看过鬼谷?”

  “略略看过。”黛玉答道,她家书阁里藏书众多,自然是看过的,只是当真是略略读过。

  “既是略略读过,那就带回家中再看一遍!过些日子天冷了就不必再来,仔细冻病了!我去上课了!”那顾远说着就,背了自己的书箱就走了,只留黛玉看着姜氏,一脸懵懂。

  “他就是如此,习惯了就好。”姜氏安慰黛玉道,“且将这些放在一边,让我来瞧瞧你这身子骨如何?”说罢就拉了黛玉的腕子来给她扶脉,微微的凝了凝眉头。

  “虽然弱了些,先时我在宫中有许多调理经络的法子,倒是可以试试。”姜氏放开黛玉的手,微笑道,“你们扬州城的陈老大夫,这些法子还是他先时在宫中用过的,不过还得等你初葵之后。

  既是陈老先生,黛玉倒也不觉得惊奇了,毕竟他先时也提过,等她在长些年岁可以试着调理一下经络。

  一时姜氏又叫了紫鹃和雪雁进来,给诸人讲了许多保养之术,又讲了许多做菜之法,两丫头简直对姜氏钦佩得五体投地。姜氏说待到明年春暖,准备教给黛玉一些强身健体的法门,嘱咐丫头们再黛玉膳食上注意荤素搭配,如今已过了重孝之期,她们姑娘还在长身体,不要一味食素。

  这日离去,姜氏并没有邀请黛玉再来,只让她在家中好好看书便是。没想到这日夜里就起了风,第二日便淅淅沥沥下起小雨,又阴又冷,一直下了十来日,来便一日冷过一日,转眼又入了寒冬。

  过年的时候,黛玉给帝师和姜氏备了份年礼送去,姜氏的回礼是一本她自己总结的一些养生保养之道,还有各种美容养颜的方子,毕竟宫中的女子,最担忧的就是朱颜辞镜。年后天气回暖,黛玉再去拜会二位的时候就将这部鬼谷读的差不多了。

  这次顾远给她的却是三国志和战国策,这些书黛玉家书阁中自是有的,但是顾远给黛玉的,多批有他的注记,岂可与那些同日而语,黛玉自是拿回家好好研读,她虽然博览群书,却多喜爱看各类诗集传记,或是志怪传说,若是前世的黛玉可能还有些看不下去,但是如今她瞧着这些书倒是觉出不少味道来了。

  黛玉估摸着后边大约是兵法,果不其然,待她清明祭祖归来,将这三国志和战国册归还的时候,顾远给她准备的果然是兵法。天暖之后,姜氏也开始教黛玉五禽戏。

  帝师,帝师,自然是帝王之师,就算顾远有心教导黛玉,黛玉也一心想学,然而黛玉可不敢在明面上拜顾远为师。顾远也只是把自己的藏书翻了给黛玉看,甚少与她交流,反倒是姜氏与黛玉亲近。

  转眼间林如海已故去整整三年,其实照着当下的规矩,黛玉只需要给林如海守上二十七个月的孝。有些至纯至孝的会守满整整三年,黛玉想着若是出服,必定要进京谢恩的,她并不想那么早离开祖宅。

  且这些年,林家与贾府,面上的往来还是有的,每一年老祖宗送的节礼,都是稀罕物,她去了京中,必定还是要与贾府有所牵连,自然是能迟一日是一日。或许这么些年,京中的贵人大约把她忘了个干净也说不定。

  除服之后,黛玉又专程去拜访了顾远和姜氏,顾远起了一卦,让黛玉来年四月再动身,黛玉想了一下,如此一来她清明之时还可以去祭拜一次先祖,四月里不冷不热,正适宜赶路,也就从善如流,打定主意来年四月再走,只是那林家京中的宅子,也得着人修建起来了。

  不曾想刚过了年,姜氏写了帖子来,让黛玉得空去一趟书院,有事相约。黛玉心中纳罕,这才刚刚过年,也不知是何事,初三那日就让人架了车,匆匆往姑苏书院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一章过渡,收藏满200的加更,等到333的时候继续加更一章。

  嗯,关于楠竹,想说本篇主角是黛玉,不要总盯着楠竹~( ̄▽ ̄~)~

  话说作者关于男主的剧情,只露了个头而已,出场时候也才十四五……

  而且我的楠竹表示,人家在韬光养晦hhhh,就要外人看着我不成气候hhh

  第24章 启程

  二十四、启程

  “我和夫人就要进京,也没什么可赠,先时想让你看看周易,可夫人说怕我把玉儿教成神棍,如今这套周易就赠予你,不必还了。”顾远说罢指了指一旁的那一堆破旧的书籍。

  姜氏笑而不语,也就他才拿的出这么破旧的东西送人。

  “来,玉儿,这次我也要送你几本书。”姜氏拿出来的书就新多了。

  “这本是我生平最厌之书,每每读来都想恨不得撕了著书之人的皮肉。只是玉儿,世人之见如此,你如今孤身一人,更要多加小心,赠你此书,不是要你将这书所说当做信条一一从之,只是有些东西,只要善加利用,反可以用来自保。”

  说罢,那姜氏拿出的却是崭新的《女则》,《女戒》,语重心长道,还有一本名册。

  “这册子是如今京中各家名册,虽说或有出入,但也约莫差不了多少,你好好记着。此去京中,必然不可像如今这般清净,就算我与先生想回护与你,也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多加珍重。”

  黛玉接了赠物,拜别了帝师夫妇,回程路上思绪万千。

  此去京中,帝师夫妇确实不宜出手,黛玉想要的是不引人注目,清清静静的日子。而今新皇登基也才两年,正是风起云涌之时,连跑到姑苏躲清闲的帝师也被召回。

  顾远在姑苏书院看着倒是每日教教书,与一般先生无异。但单凭林如海将金矿之事托付与他,就知他不是简单人物,是以就算进京之后顾远夫妇和黛玉保持距离,确实是为了她好。

  一时黛玉才回到了家坐定,门房那边又来了人,说是姑苏书院那边又有东西送来了。

  “这先生真是如同夫人说的那样不着调,丢三落四的。”雪雁呈了张帖子笑盈盈进来了,这些年两个丫头也和姜氏很熟了,也听过许多姜氏损自家夫君的话。

  “可不许这么说!”黛玉嗔到,接了帖子看来。

  原来是顾远想着黛玉家中虽然也有家丁,但此去并无得力的看家护院之人,是以给她荐了个人,那人一家,原是镖局的镖师,只是如今镖局散了,在家中随意找些营生。

  即是顾远荐的人,黛玉定然是信任的,当下就写了帖子后,找了林管家来,让他备好院子后去请,这样显得更加诚心。

  好巧不巧,顾远荐的这家人也住在苏州城,林家收拾好了外院的一个小院子,院外有一角门可以直接通向外边。年后瞧了个好日子,林管家带了帖子亲自去请人。

  虽然黛玉平日里甚少出门,也不与别人家交道,但是林家的状况城中有些身份的人家早就摸清了大概,这家人先前是镖师,消息门路又多,林家的状况自然是知道的。是以这林管家一去请,这家人倒是欣然应允了,立了契书,一家老小就搬了到那院子里。

  那院子没有名儿,林家人呢又不多,以前一直空置着,黛玉说让镖师一家自己取个名儿。那镖师家的家长便取了个如意苑,林管家便着人去制匾去了。

  “也不知这先生荐的是什么人家?我瞧着其它还好,就是那老人家,额头上横着那么大一个疤,腿又有些瘸,倒是吓都可以把贼人吓跑了!”这一家人的女眷是荷姨娘出面安置的,她们倒是没那么讲究,不见外男,出于好奇,荷姨娘还是打量了一下这家人的男丁,毕竟这家人是专门请来看家护院的。

  “小荷,莫要取笑,这老人家是年轻时在行伍之中受的伤!”林管家正色道,“老奴瞧着这家人倒是挺可靠,而且那两媳妇瞧着也是会些功夫,若姑娘有事,倒也可以陪着出门。”

  “是呢!紫鹃、雪雁,要不然咱们也去学个三两式,以后说不准也用得上!”荷姨娘又提议道。

  紫鹃雪雁连连点头。

  “是呢,待她们安顿好了,便带来见见,我也想学些功夫!”黛玉也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