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黛玉重生第63节(1 / 2)





  “你可要记着曾经答应我的事。”黛玉又道。

  “记着呢!忘不了!”寒继干脆答应着,见黛玉小小年纪就如此淡然的谈论此事,不免有些心疼和伤感。

  安葬了张老爷子,黛玉难得回了姑苏,可以来祭拜父母,便和往常一样多留了几日,每日都会去父母坟上拜祭。寒继瞧了很是羡慕,在皇家哪里可以如此,但凡祭拜总是繁文缛节,到了最后都不知是祭奠先祖还是摆个场子表表孝心,做个样子罢了。

  和黛玉待得越久,寒继越发觉着自己像是上门女婿,衣食住行无不是靠着林家,一来二去他反是觉得这种日子滋润又逍遥,自他懂事以来哪一日不是小心应付,到从未如此轻松过。

  当然黛玉也觉得这样极好,因为她和寒继离了京城,不必理会那些繁琐的亲戚关系,又可以住在自家祖宅中,饮食起居一如往昔,寒继也是个省心的,有吃有穿就成,每日里练了剑法也会画上几笔,或是看会子书,日子很是闲适。

  九月里过了林如海的祭日,黛玉才和寒继回了苏州,虽说这日子闲适,但是眼看着这太阳一日比一日火辣,连庄园中那一眼泉水都比前几年浅了许多。

  安乐王和黛玉都有些担忧,不必黛玉提及,寒继就吩咐手下调了些人来看守庄园,今年必有饥荒,此处是林家先祖安眠之处,莫要让人扰了清净才是。

  归途中果然见路上有三三两两乞讨的灾民,寒继让人抓了几个来问话,方知他们是从北边逃过来的。江南水系众多,比较富庶,是以就算大旱,还勉强能支持得住,而北边可就惨了,自去岁封冻而后又是大旱,至今颗粒无收,有些人已是逃了出来,还有些舍不得家业,依然苦苦熬着。

  “一会子入了冬,怕是还有更多灾民要来……”寒继瞧着这些衣衫褴褛的人,蹙眉道。

  “若是入了冬,天又冷,届时那些老弱病残,怕是熬不住的,自古以来灾荒之后便是瘟疫,因此屠城之事也不是没有过。”黛玉也想到了此处,叹息道。

  “我见你们林家自去岁起就开始屯粮,不知如今得了多少?”寒继问到。

  黛玉看了寒继一眼,这寒继平日里贫嘴得很,实际上心中门清,黛玉自听帝师说往后年景不好,便让下面的人开始屯粮,各处田庄里出的粮食一律不卖,还各处收了许多。

  为了不惹人注意,黛玉让下面的人分散了各处收粮,就算运得远一点,也莫要让人看出端倪,不料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寒继眼皮子底下。

  “如今我倒是建议你多囤些面糠等物,现下已是有好些商户开始屯粮了。”寒继建议到。

  黛玉面上不解,面糠等物多是用来喂牲口的,自己为何要囤积这么些东西。

  寒继见黛玉不解,连忙解释到。

  “那些灾民所想的,不过是能填饱肚子,所以只要能吃饱就成,如今一石大米可换四石面糠,你花一石米的银钱可以多养活几个人,岂不是美事?”

  黛玉听寒继一言确实有理,她原想着放出些米去免得粮商哄抬粮价,可又觉着这法子不妥当,她林家想和江南众多富商抗衡,是万万不能的,如今用寒继这法子倒还可以腾出手来囤积些药材。

  “你倒是思虑周全,只是还是治标不治本,现下不知那城里米粮是不是价格涨了又涨。”黛玉说道。

  “若是要治标治本,倒是还要屯些种子,日后年景好了,百姓才能耕种,如今国库中虽然不太宽裕,但还能支持得住,但愿我那皇兄能减免些赋税,一旱一涝,这两三年百姓日子不好过啊!”寒继抬头看了看远处,隐约可以看见苏州的城门了,又回过头来对黛玉嘻嘻笑到。

  “旁的地界我管不着,江南之地的粮价,王爷我管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觉得国人都有些忌讳谈论生死之事,其实人固有一死,讨论讨论也没什么嘛……大家也不要伤感,我们黛玉离开尘世那一天必是飞升成仙了。

  另外,继续为我的下一本书《家里有王位要继承》求预收。

  这一周每天都可以更新一章,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哟!

  ——拔了智齿肿成猪头的作者留

  第114章 乱象

  一百一十四、乱象

  黛玉见寒继铁了心要整治粮商哄抬粮价之事, 欣慰之余又有些担忧, 寒继这乃是利民的义举, 然而在商人中可讨不了好去,自古官商勾结, 他刚刚离了京, 一律行事应以低调为主。

  不想寒继一个人倒是把江南商道搅了个天翻地覆, 寒继是个软硬不吃的,管你软磨硬泡, 他定的价就摆在那里, 你若敢涨价, 提头来见。不出半月, 商人们怨声载道,寒继还让人严格盘查过往商船, 防止有人把江南之处的米粮外运。

  又过了一月, 弹劾寒继的折子已是装了一箱子。

  黛玉见状难免忧心,那明帝巴不得寒继闹出事来, 好找个借口料理他,如今寒继在江南那么大动作,不是明摆着将把柄往别人手上送。

  “你莫要担心,如今我那皇兄巴不得有人唱白脸, 现下他还不动我, 至多是秋后算账罢了!你只管继续屯粮便是,入冬后怕是有更多的灾民会往这边来。”寒继让黛玉不要忧心,只管放手去做。

  黛玉除了屯粮, 又将城外自己家那几片地平了,让人搭建棚子,劳工是不必花钱的,那些灾民就是现成的,只要他们做活,就可以换得米粮,是以男子搭棚子,女子和老人小孩编草席,一个个的棚户开始搭建起来。

  寒继见黛玉有此举,专门给黛玉画了图样,让黛玉留出空隙,免得一间棚户着火就烧了一片。黛玉觉着寒继果然是有远见又精明强干,怪不得明帝如此忌惮。

  入了冬更多灾民涌了过来,虽然黛玉有所准备,寒继又逼着那些富商放血,但也只能勉力维持着不发生民乱。活了不少年岁的陈老大夫说黛玉夫妇二人能做到如此,已是不易,虽然老骨头一把,写字都打颤,还是给太上皇去了一本密折,其间写了什么,也只有他们二人知晓了。

  眼看着就要熬过严冬,这个年大家都过得十分朴素,不想才过了年,朝中就来了旨意,非但没有轻徭役免赋税,反是将税收又加了几成,还说二月二要举行一场隆重的祭祀,想求一个好年景。

  江南的寒继得了这个消息,气得直跳脚,心中也觉得忐忑,神色凝重告诉黛玉,他有些担忧宫中的太上皇,先时明帝还收敛着些,如今越发肆无忌惮,想来是太上皇那边不好,已经辖制不住他了。

  岁月不饶人,明帝既然做了皇帝,又是心机深沉之人,必是会将权利一点点收拢回去,此举在黛玉意料之中。顾远之所以不看好明帝,就是因为明帝的品性,精干有余,德行有亏,又多疑残暴。

  虽然明帝一直努力维持着自己的名声,可顾远曾经教过这些皇子,对其秉性心知肚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况乎顾远曾经占卜过,这明帝虽然也是龙,但却是一条恶龙啊!

  昔年顾远受王太后所托,曾经给寒继批过命格,十一殿下缺了运势,却是一条困龙,前程不保,性命堪忧,可谓大凶。

  现下有了黛玉的命格相合,大凶却变成了大吉,顾远本有避世之心,只想保全自己身家性命,然而却因为黛玉这个变数,决定放手一搏。

  这日里黛玉和寒继正商议着如何熬过最后一波春寒,两个人也只拢了一盆炭火,寒继是男子,身强体壮,倒是不怎么烤火,黛玉畏寒,到了冬日里没有炭火是难熬过去的,是以越发怜惜那些挨饿受冻的灾民。

  两人还没商议出个章程,只见林管家带了杨如简来,冬日里样如简的老寒腿又犯了,他腿上原本就有伤,走起路来更不利索了。

  黛玉见他来了,连忙让他坐,可杨如简不愿,说是有东西要与黛玉,要林管家回避。

  林管家犹豫片刻,还是自个出去放风了。

  只见杨如简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也顾不得自己的腿疼不疼了,他从怀中取出一物,用了层层丝绢包裹着,老人家颤抖着手将这一层层的丝绢打开,里面的东西终于得见天日。

  “这虎符居然在你手中,你究竟是何人?!”寒继见了杨如简呈上来的东西,很是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