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黛玉重生第25节(1 / 2)





  “柳皇后异母的兄弟, 就是那日划船那人,家中也欲说这一门亲。”寒继补充道。

  “王爷这是来替人说媒的吗?”黛玉淡淡问道。

  “本王是想问,本王如今也尚未婚配,晓得县主的婚事他人无法左右,不知县主可愿意,可愿意做本王的王妃?”

  “臣女记得与王爷初见,王爷曾说将臣女讨做侧妃也使得,如今……臣女怎么当得起王妃之位?”黛玉倒是一点都不磕巴,情绪就没什么起伏。

  “那时本王年少无知,不作数,本王在此给县主赔罪!”安乐王连忙起身作揖连连。

  黛玉侧过身子,并不敢受,撇了这人一眼,却不知这王爷吃错了什么药!

  “你如今在这京中,只要有一日不嫁人,便会有人暗算与你,林家早已无人,你可晓得那日若不是本王在那岛上,你会如何?”寒继正色道。

  “自然知晓,是以臣女深谢殿下大恩,王爷今后若有什么臣女能效劳的,定不敢推辞。但若要臣女以身相许,请恕臣女不能如殿下所愿。”

  “本王并没有挟恩以报的意思,只是想着反正本王未娶,你也未嫁……也免得总有人要算计县主,本王还得跟着操心!”安乐王讨了个没趣,咕咕哝哝道。

  “多谢殿下挂心,只是臣女今世并无嫁人之想,还请王爷另寻姻缘,殿下觉得女子的出路便只有嫁人一条吗?”黛玉反问道,

  “世人多言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若是嫁了人,还要小心翼翼讨夫家欢心。侍奉婆母姑嫂,非婆母小姑用尽不能用饭,上理家事,下育子女,还有一堆的姨娘通房,想想便觉得头疼。殿下心里清楚,那些人家明知臣女身子不济,恐子嗣无继,却依旧汲汲营营,不过就是想熬死了我,再谋了林家的家财去,毕竟这女子嫁了人,进了院,便是夫家说了算了。”

  “殿下莫要与我说律法,那些人家自有一千种法子,让这律法抓不出错来。所以殿下且说说,为何臣女放着自己当家作主的日子不过,好端端却要想着嫁人?”

  安乐王被黛玉问得一时无言,不知该如何作答,只听黛玉又道。

  “臣女晓得殿下是一番好意,多谢殿下对臣女几番回护,如今那些人谋的是臣女的婚事,待臣女有朝一日上了年岁约莫又会谋划着给臣女过继嗣子。无论臣女选了哪一条路,终归是免不了他人算计,莫不如选一条自己能做主的。”

  “你说的,确实极有道理,只是……”寒继欲辩白,却又不知从何反驳,或许这正是当年林如海苦求圣上不要为其女指婚的缘由。

  “殿下,您已不小了,您的王妃之位,并不是臣女能胜任的,臣女能多挣得几年阳寿便是万幸,于子嗣一项,并无指望,坊间传言……并不全为假话。殿下龙章凤姿,定会寻得合意的王妃。”

  黛玉觉得自己实在颇为不易,别家姑娘就算和闺中密友说起成亲一事,脸上都会发红,如今她居然可以面不改色的同一个没见过几面的皇室贵胄谈论此事,且此人刚刚还口口声声念着要求娶自己,这样出格的话前世宝玉都未曾说过。

  莫不是是死过一次之后,心智都坚定了许多。这十一殿上求娶,她居然丝毫不诧异,仿佛理所当然。

  “且不说这个,不知县主可想回江南?本王倒是有个法子?”寒继又问道。

  “什么法子?”黛玉是真的十分想回苏州祖宅去。

  “你嫁与我,我成婚之后便可就番,这样咱们就可以一道回江南去了!”寒继兴高采烈道,好似这个法子十分了不起。

  “夏虫不可语冰,凡蛙不可语海!”

  黛玉拿起案上的茶杯,很想砸一下面前这张一本正经给自己出‘主意’的俊脸,想到这些杯盏都是庵堂里的,只能作罢,也不告辞,起快步出了梅园,上了马车就往林宅去。

  那日午间,姜夫人用过了午食,正在自家的雨亭中给兰花浇水,让它们能避过这午间的燥热。只见守门的家丁咋咋呼呼跑了进来。

  “夫人!夫人!大事不好!这十一殿下,打上门来了!”

  姜氏一抬头,果然见那怒气冲冲的寒继绕过了影壁。

  “顾远那个老家伙如今在何处?!给本王滚出来!”

  姜氏心下纳罕,前些日子这殿下往自己家跑得殷勤,与夫君顾远也是十分投契,还每每来时,这殿下还会带上几幅字画。

  “殿下,外子如今不再家中,今日是外子去宫中的日子,不知外子做了何事,惹得殿下如此大动肝火?”姜氏有礼有节道。

  十一殿下转念一想,怪不得这顾远说要以今日为期,还满口胡诌这是他求神问卦算出来的好日子,原来不过是今日正式宫中明帝每月会请帝师入宫讲经解文的日子,这顾远正好可以躲了过去。

  只是躲到宫里又能如何,他安乐王却又不是不能入宫,寒继冷哼一声,这就往宫里去。姜氏看着十一殿下气冲冲离去的模样,心中越发疑惑,顾远向来不会做多余之事,却不知是为何要把这殿下气成这等样子。

  却说此事勤政殿里,明帝与顾远探讨过一轮经义,宫人给两人斟了茶水,顾远早觉得口干,如今倒是‘牛饮’起来了。

  “朕听说这些日子十一往帝师府上跑得很勤,却不知又在鼓捣些什么?”明帝‘漫不经心’问道。

  “十一殿下是为了自个的姻缘呢!也真是为难臣这一把老骨头,臣虽然有个帝师名号,但也不是事事都懂啊?”顾远笑道。

  “十一居然操心自己的终身大事了,也真是难得,却也不知是哪家姑娘,怎不和朕说,朕亲自与他指婚便是。”明帝听说是为了亲事,心中疑虑稍减,只是又不明白,这安乐王为何不与他明说,求一道赐婚的旨意,也就罢了。

  “这婚事啊!陛下怕是也做不了主,十一殿下看上的是林大人家的承安县主。”顾远摆摆手,想到这安乐王多半傻乎乎真的照自己吩咐去做了,忍俊不禁。

  “怪不得先时在毓园里他会去救人?”明帝微微笑了,须知那一夜景国公家幼女失踪一事,他这九五之尊可是特意撞上的,这安乐王和柳呈非救了人回来,也没瞒着这身居高位的天子。

  “不过先生说的对,这婚事朕确实做不了主。”

  “太上皇和陛下不能做主,臣怎么能做得了主,可这十一殿下觉得臣好歹昔年与林大人相识一场,日日缠着臣要臣给他想个法子,臣便随意说了个。”顾远又道。

  “却不先生是如何指点十一的。”明帝又问,顾远便将自己给安乐王支的招如实禀报。

  “先生啊!先生,你这是什么主意,别坏了事才好!”明帝听得顾远所说,也乐得不行,先时疑虑消了大半,也不知这十一弟会不会照做,那可有好戏看了。

  “陛下、陛下。安乐王闯进来了!”这夏公公迈着小碎步,急急忙忙往这殿里禀报,寒继早已大步流星超过了夏公公。

  “皇兄。”寒继见明帝在此,礼不可废,便先向皇帝行了礼,压着心地的不悦,瞪着顾远道,“不知皇兄今日的文章可看完了,臣弟欲寻帝师一叙。”

  “这个……皇弟啊!说亲做媒本就不是男子擅长之事,你应去找母后或是你皇嫂才是,……且说你这婚事朕是做不了主的。”明帝见这兄弟气得很,欲宽慰一二。

  “多谢皇兄关怀,臣弟今日只是来寻帝师的。”安乐王又道。

  “那便去吧!朕还有折子要批呢!”明帝见他坚持,也只能摆摆手道。

  安乐王怒气冲天,几乎是挟持着顾远出了宫门,却不知顾远背心已是被冷汗浸透了,明帝近些年来地位越发稳固,人也越来越多疑,常往各府安插鹰犬监视,尤其对这个曾经帝王人选的十一殿下,更是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