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黛玉重生第21节(1 / 2)





  “那个……我娘亲和嫂嫂问过我,想为我说这一门亲事,今天正好是入宫觐见的日子,父亲应该会向娘娘提的吧!”说到成家,这柳呈非面上有几分羞涩,为了这亲事,柳老将军居然亲自出面,可见家中还是十分重视的。

  “万万不可!”寒继放了茶盅子,被呛得咳了几声,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万万不可,柳家是柳老将军出面,这柳呈非虽然是嫡幼子,但是却也是个拿得出手人物,可见柳家诚心,然而,就是不可以!

  “这是为何,我柳家虽然不是公候,可是……”柳呈非知道黛玉的一些遭遇,还是十分怜惜这位姑娘的,他柳家虽然不似大富大贵,但也不会下作到打孤女嫁妆的主意。

  “总之听本王一句劝,歇了这心思,皇后娘娘也不会应的!”寒继拍板道,毕竟知道林如海求太上皇不要给自家女儿赐婚的人,除了皇上皇后,太上皇和太后,也就只有安乐王寒继了。

  ……

  ……

  “此事不必再提,本宫是不会应的,且那婚事也由不得本宫做主,这京中还有不少好姑娘,再为呈非物色一家吧!”勤政殿的偏殿里,柳皇后声音冷硬,回绝了此事。

  “是老臣僭越了”柳老将军欠了欠身,他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约莫是年轻时征战在外,饱经风霜,头发早已全白了,满面的沧桑。

  也是因为今上宠爱皇后,这才能让柳皇后和柳老将军父女在勤政殿的偏殿见上一面,除了皇室之人,男子是不得入后宫探望的,所以柳皇后想同父亲叙话,也只能在明帝平日接见大臣的勤政殿。

  因为柳皇后和如今柳老将军的夫人并没有血缘,幼时也没长在京中,柳将军从漠北被召回之时,她才同父亲一道进京,被指给了如今的明帝。所以柳皇后与柳家的女眷,也无甚可说。

  “本宫晓得家中是一片好意,大可不必如此,如今倒是相安无事,末了却不知谁牵累了谁。也只剩她一条血脉了,莫要再将她卷入这些是非中来。”柳皇后看着这老将军窘迫不安的模样,于心不忍,语调也温和了许多。

  “本宫晓得您是一片好意,我心领了。”

  “娘娘……”柳老将军嘴唇干裂,欲言又止。

  “我在这宫中还好,您也保重……若是给呈非相好了亲事,记得让本宫参详一二,时候不早,快些出宫去吧!”皇后嘴角笑意萧索。

  柳老将军也只能躬身告退,歇了那份心思。

  作者有话要说:  准确说这才是加更,先前算错字数了(?w?) ,明天就不更新了,周四见……

  我们楠竹表示,人家不是牛皮糖,不是跟屁虫,纯属巧合,这是缘分懂不?!

  你个外男,想见我家黛玉,管你是不是我哥们儿,踢你哦!

  柳公子表示,宝宝好冤,人家只是想给姐姐买个礼物qaq!

  第45章 中选

  四十四、中选

  却说那一日, 安乐王府里拉来了石料, 吴掌柜请来了师父, 细细看过,皆是上好的料子, 不过若是要做成一套的茶具, 这老石匠挑中了其中一块嵌了紫晶的玛瑙, 寒继又派人把石料拉到了老石匠的居所,一月为期, 让这石匠做出一套茶具来。见事情打点妥当, 两位公子也不再逗留, 林管家见这二位走了, 也松了口气,虽然这二位也没什么恶意, 可黛玉还在楼上, 他终归不安心。

  入夜之后黛玉平安归了家,一道带回来的还有今日看过的古籍珍玩, 天色已晚,众人也歇了,次日黛玉带着丫鬟姨娘把这些物件归置好,顺带点了点库里的东西。再往后黛玉来了月信, 只在家中好生将养着, 待此事一过,转眼又是清明,林家下人皆斋戒三日, 黛玉在园子里摆了祭坛,冲着姑苏方向,焚香祝祷,祭奠家人。

  转眼到了四月初,天儿回暖了不少,却又不那么热,正是一年中最舒服的时候。钦天监卜了个日期,选侍一事便如火如荼开始了。

  先是一波初选,容姿粗陋,言行畏缩,以及虽有官身,但是家世不济者被裁去一波。京中官身人家适龄的女儿家统共加起来也不多,还要刨除那些定了婚事的姑娘,再是以初选之后,也就只剩下三十来人,还要除去那些国公爵爷的嫡亲之女,如此最后能被选为侍读的,其实也就那么二十来人。

  正如黛玉所说,探春,湘云,宝钗,无论从容貌还是才情,皆为不俗。虽然宝钗家中是商户,身份稍低了些,但是奈何她实在出挑,家中又花了大力气多番打通关节,最后也过了初选。

  过了初选的姑娘们便可以接受皇后和诸妃的考核,最后再挑出中意的侍读来。当然最主要的是物色皇子们的儿媳妇,这样的好事,诸位王妃和家中有适龄男儿的命妇们都会来参与,顺便也给自家的儿子掌掌眼。

  所以复选反而没有了初选那样的紧张拘束,倒是更像是个宴席。

  得了帖子的人家便让家中的女眷参宴,黛玉自然是得了帖子的。瞧着这帖子上的‘选芳宴’也不晓得是谁起的名儿,虽然粗俗了点,倒是名副其实。黛玉让荷姨娘备好衣物,那日再用。

  那边姜夫人也得了帖子,邀了黛玉届时同去,让黛玉不必带丫鬟,宫中自有安排。黛玉晓得那宫中若是行错一步恐怕都会没了脑袋,也不欲带家中的丫鬟赴宴,姜氏此举正中下怀。

  开宴之处是便在那宫中的御花园,御花园里种了各色时令花木,四月里花也开得极好。宫中有太后和皇后,太后原本不欲参与此事,只明帝说劳烦太后帮忙参详一二。

  是以四月十五那日,宴席上的主位上坐的便是太后,皇后陪坐在下首,在往下的是几位太妃和诸位妃嫔。何美人已将近临产,身子沉重,皇后让她安心将养,不必挪动。

  其余诸人陪坐在两翼,各自列席,黛玉是从三品县主,只得了一个偏席,大约是排席之人对她照顾有加,把姜氏和她排在了一处,进宫之后服侍她的,是太后宫里的宫女紫鹃。

  黛玉往这些命妇席位里探了探,不知为何竟然没有见到贾母,须知这次宁荣二府皆收了帖子的,如今却不见贾家人,难不成是因为家中有女儿参选,特意避嫌?然其它人家却也来了人,想着贾府平日里张扬的行事风格,黛玉觉着此事必有蹊跷。

  不过这一次黛玉只是看客,这参选的侍女才是主角。身份越贵重,家世越好的,都排在前面几波,这些姑娘继有勋贵世家,也有书香门第,容貌虽不及薛林二人,但是也算得上佳人,有些擅琴,有的擅棋书画,也有的擅绣花,还有个一等将军家的嫡幼女,会舞些花枪。

  这些姑娘们一茬茬展示着自己的才艺,落落大方,你演唱罢我登台,倒是把黛玉看得眼花缭乱。

  自黛玉入京,她并未正式参加过什么宴席,所以几轮下来这黛玉倒也记下了几位,其中景国公家的嫡幼女景幻儿给黛玉留下的映像最深,恍然听到这名字,黛玉就想到太虚幻境里那位诓骗绛珠仙子的仙姑,不正是景幻吗?心中便留了个影儿。

  这景国公家不比贾府,贾府子孙后继无力,现在几乎就是一空架子。但是这景国公家的子孙,那成器的多了去了,景国公一脉向来未雨绸缪,早十几年便开始资助了许多读书人,如今有那么一些,也是得了官身。与其联姻的,不单有勋贵也有富商,是以景国公一脉,在这朝廷之中渗透了不少,是以明帝才一直明里暗里打压景国公,不与景昭仪高位。

  此等贵女,当然不是来当侍读的,黛玉瞧着那些王妃命妇,对这景幻儿倒是满意得紧。好容易将这些姑娘们都看了个便,最后太后发了话,留了名牌,再将各位侍读一一指给公主郡主。

  今上有四女,孝宁公主三月初六嫁了人,如今二公主十三、三公主十一,四公主腊月里满了整六岁,早几年就启蒙了,如今也念了些书。此外再加上诸位王爷家的嫡女,零零总总挑出了十一个姑娘做侍读。湘云、探春、宝钗、皆在其列。探春被指给了三公主、湘云被指给了四公主,宝钗却被指给了明帝的兄长,齐康王家唯一的女儿,也是嫡幼女,宁溪郡主。齐康王在自己的封地处水土不服,落了顽疾,腿脚不灵便,如今已是半瘫,出门都要靠下人抬着,上了折子,将几个儿子都留在了封地,自己带了女儿和妻子,去年年底回的京中,这宁溪郡主已是说好了人家,不过如今才满十五,齐康王和王妃只得这一个女儿,欲多留几年。

  黛玉估摸着可能是因为宝钗身份的缘故,被指给了宁溪郡主,指给二公主的侍读是葛尚书家的庶女,黛玉瞧着并不如宝钗。不过跟了郡主未必是件坏事,毕竟那一位是家中千娇万宠的人物,并不比公主差。

  无论当选与否,这些姑娘们都得了赏赐,之后便是明帝身边的夏公公,咿咿呀呀念了一卷懿旨,约莫就是这些姑娘们都自有品格,全都有赏,当选侍读的要各尽其职,没当选的回家之后也要温良贤淑云云。

  选过这一场,便又开了宴,参加选侍的姑娘们也没那么拘束,尤其是身份贵重的那些,这些命妇多半是她们认识的,倒也可以说上几句话,准备的糕点菜品都盛了上来,服侍的宫女给太后呈上歌舞单子,让太后过目,选些歌舞助兴,王太后看了看,随意选了一支,便又要柳皇后挑,随后又同身边的宫女说了些什么,只见那宫女欠身应了,便往黛玉这偏席来了。

  这样命妇们‘身经百战’,都是人精,且这宴席之上,太后最大,就算各自低声说笑,却也主意着主位这边的动静,见太后的宫女从往黛玉这偏席去,眼睛自然是盯着这宫女转,偏生这席位还偏得很,几乎排在了最末,那宫女须得走过先时搭起了供参选姑娘们搭的台子,下了六级台阶,又走上几步才到了黛玉身旁。

  那宫女黛玉眼生,瞧着并不是寿康宫的人,她来传太后的口谕,请承安县主上前说话。一时间黛玉便成了众人的焦点,虽说之前就有几家的夫人暗里偷偷打量这位孤户的承安县主,如今见黛玉起身离席,倒是可以光明正大多看几眼。

  原先这宴席之上还有些说笑声,现下却安安静静,黛玉离了席,起身之后,由着宫女紫鹃将衣饰,整理妥当,这才移步,婷婷袅袅,拾级而上,先是走上那高台,再款款往太后的主位那边去。行至二位贵人跟前,自是规规矩矩行了大礼,太后遣人搬了个墩子,让黛玉陪坐在侧,旁边柳皇后递了单子过来,问黛玉可有想看的歌舞,黛玉也不推辞,指了指上面一个名字。

  “倒是和哀家想到一处了,这便演起来吧!”王太后见黛玉选的正是她最喜欢的采荷令,微微一笑,让乐司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