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黛玉重生第5节(1 / 2)





  “我倒是觉得玉儿想得甚好。”林如海颔首道,对啊!这贾家人做了这种事,若是自己去后,怎么还能觍着脸接玉儿去!自然是要闹得人尽皆知才好,比起清清静静的日子,那点子脸面又算得了什么。

  “老爷……可是……”张姨娘原想着林如海知道此事应当会敲打黛玉一二,女儿家不当如此,没想到这一位居然是这种态度,这下她更焦心了!

  “怡墨……且放宽心,此事我心中有数。”对于一直兢兢业业照管林家的张姨娘,林如海拍了怕她冰凉的手安慰到,“……你们,终究是姨娘,有些事……确实想不到……唉”

  林如海也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只余一声长叹,这姨娘们,服侍黛玉是一把好手,可姨娘终究是姨娘,眼界和学识有限,身份使然,行事自然是少了点大局观。

  林如海始终是个男子,且寿数难久,他的玉儿,实在是缺个人教导啊!

  听到林如海如此叹息,张姨娘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叹了口气,默默低了头。

  作者有话要说:  屯了一些些存稿,后面一个星期可以保证每天一更,话说如果想定时更新的话,大家都习惯什么时候看文?

  当然,如果我不能每日一更,会和大家说明的,谢谢各位的支持!可以拜托大家戳作者专栏收藏一下作者吗?非常感谢!

  第10章 清明

  十、清明

  转眼间已是到了三月,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好早这清明倒也不是天天都下雨的,这天正是个没有雨的日子,林如海告了假,预备带着女儿去给林家先人门上坟。林家的下人们知道这三月里老爷定是要出去的,所以早早就预备好了一切,香烛贡品,车马用具,连那一天随同的人手,都是早早就安排好了,只待出发这天。

  林家的下人门井然有序的上了分给自己的马车,打前头的自然是林如海和黛玉的车马,这马枣红色,生得高大,皮毛很有光泽,瞧着就是良驹。这车子就是那天去接黛玉那一辆,那夜黛玉没瞧清楚,今天才发现车身主体都是紫檀木,侧壁上雕了些暗纹,很是古朴大方,与贾府那种讲究华丽描金的马车来说,别有一番美感。车上的帘幕也都是清灰的,织了些白色的花边和坠子,绣了几朵祥云纹做点缀,瞧着这布置,约莫是她爹爹常用的马车。

  林家的下人门纪律性很强,一路上屏声敛气,安安静静走着,一队人马顺利出了城,往林家祖坟处去了。

  林家在姑苏一带经营多年,倒也占了些好的地段,就说这林家祖坟所在之地,可谓是依山抱水,风水一等一的好,且离扬州城三十来里地,须知如今就算是姑苏的一些富户就算手头有钱也买不到那么好的地盘将祖坟迁来,祖坟多葬于他处,回乡祭祖必定少不了一番车马劳顿。这林家祖坟这一片的祭田,最初还是当年圣上赏赐的,林家后面几代家主又陆续买下旁边的地,方才有了如此规模。

  祭田,祭田,自然是有田有地的,其实就是一个庄子,这风水最好之处是林家先人的长眠之所。

  林家父女晃晃悠悠坐着马车来到了此处,瞧着这满山的茶园,碧绿的菜畦,黛玉心中喜爱非常,只可惜如今还没种稻,不然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那大观园的稻香村于此一比,实在是精致过头,显得小家子气了。远远的可见一处院落,淹没在红霞之中,略走近些,才发现是这院子外种了一片桃花,将院子团团围住,如今正是桃花开放的时节,怎能不好看?

  “还好这是人间三月,不是四月,山寺的桃花还未开,咱们庄上的桃花倒是刚刚看得好,如今有了赏花人,这花也不寂寞了。”虽然坐了那么久的车,但是见女儿一路上神采奕奕,又十分喜爱这庄上的景致,林如海自己也精神了许多,照这么下去,再加上精心调养,若是过了十三四岁,黛玉这不足之症或许真的如同陈老大夫所说,会有所缓和。

  林家家主要来,且这次带来的还有去了外祖家多年的姑娘,这祭田庄子里的人自然是要小心服侍,不过其实并不怎么用得着他们,这林府里林管家早就精心挑选了一批下人,来此处打扫,安插家具,规整床铺,早就将一切打点妥当,虽然人人都想和林家这两位主子磕头说话,但是有些粗鄙腌臜的,自然是不能见的,林黛玉是个金贵的姑娘,外男自是不能见的。所以林如海父女坐着马车进了院门,下了马车见到的都是些收拾得干净媳妇和半大的丫头们。林家对下面的人一直比较宽和,也不兴跪来跪去,免得折了福气,所以下人门都是屏声敛气的拍好队候着。

  “诸位辛苦了,姨娘,赏!”黛玉一下车,见着院子收拾得妥当,便叫人看赏。

  众人连称不敢,连忙谢过。

  “我一路行来,见这庄子被打理得妥帖,想是各位的丈夫儿子们也出了不少力,姨娘,也赏!”黛玉又吩咐道,各家媳妇又再谢一次。

  “庄子上的人各赏一吊钱,这是姑娘的恩典。”张姨娘道,“姑娘这些年第一次来,都仔细服侍着!”

  张姨娘还训话这会子,林如海和黛玉已是往各自落脚的院子去了。

  其实看赏这事儿,还是张姨娘特意嘱咐黛玉的,黛玉前世寄人篱下,倒也没这么豪气过,都担心自己做不好露了怯,张姨娘也有些担心,自家这姑娘天生不足,本就有一股子弱柳扶风的气韵,又只得十岁,夫人走得太早,平日里又没有受过教导,这么支使起这么一大帮子下人,也不知压得住压不住。如今看来,虽然是短短几句话,这气势上好歹压住了,隐约有几分当年夫人的风采。

  清明,寒食,可这林家父女实在是不能吃寒凉的东西,林如海要服药,黛玉也要吃药膳,所以反倒是张姨娘带着一干下人兢兢业业的遵照这一风俗,就当为主子尽心了。

  次日晨起,虽然说精神尚好,但是这身子实在是半点不由人,昨日的路途颠簸,林如海如今也是乏得很。才用了些早食,服过药,张姨娘扶着林如海到黛玉落脚的院子里去寻她一同去上坟,却不想扑了个空。原来黛玉一早起来,就带了紫鹃雪雁一干服侍的丫鬟媳妇门,到院外去折桃花了,黛玉想着给娘亲带上一枝桃花,当然林家先人们也不能落下。

  是以当林如海在院外桃花林里寻到女儿时,陪在一旁的两个媳妇手里个抱了一个大翁,里面已是插了好几只桃花。

  “爹爹!”黛玉见林如海沿着小径走了来,连忙迎了上去。

  “这花已是采得足够了,祭拜用的东西也都备好了,咱们何时去?”黛玉手里也拿了枝桃花把玩,询问林如海到。

  “看来玉儿收获颇丰啊!”林如海看着女儿,宠溺的笑了,吩咐下来,“这便去了,让他们把车赶来。”

  林如海今天穿的是一袭烟灰的衫子,这布料是张姨娘特意嘱咐织女们用棉线和蚕丝混着织成的,这样的布料比较厚实,林如海身子不好向来畏寒,不似锦缎那般夺目,但是因为有蚕丝提花织出的暗纹,看着倒也好看。而黛玉穿的则是月白的夹袄,系了浅浅的鹅黄裙,毕竟是来给先祖们上坟,父女二人都穿的比较素净,黛玉这次带来的头饰,不是白玉的就是银的,鲜亮的一律不要。

  父女二人沿着小径悠悠往回走,抱了花的下人和丫鬟们远远跟在后边,不多时出了桃林,林如海和黛玉乘上了备好的马车,一群人又浩浩荡荡往林家的祖坟去了。

  虽说这林家的坟地就在这庄里,可是从那院里出来,乘了马车,也要小半个时辰才到了坟园门口。

  黛玉下了马车,站在这坟园的门口,如今这园子外边是被一圈青瓦白墙围得齐齐整整的,墙根下铺着的青砖被打理得干干净净,别说杂草,连青苔也不曾有。

  “小少爷您来了。”坟园门吱呀一声开了,迎出来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黛玉瞧着这老人家眉毛都雪白了,想着他约莫与陈老大夫一样,将近耄耋了。

  这位老者称林如海为“小少爷”,为林家先人看守坟茔,定然是林家的老人家,且这庄子里的外男都避了出去,唯独这一位没有避开,如今就这么出现,林如海也没有让黛玉避让的意思,想来也是极为尊重他的,黛玉连忙上去规规矩矩行了个万福。

  “这老头子怎么受得!”那老者连忙摆摆手,侧过身去并不敢受。“这便是咱们家的姑娘吧!”

  “是啊!张爷爷,这是小女黛玉,你只管唤她玉儿便是。”林如海指了指黛玉,“如今十岁了,前几年去了外祖家,前儿不久才接来的。”

  “说了多少遍了,老奴哪里当得起啊!”原来这守墓的老者名叫张虎,原先是林如海外祖父手下带的一个兵士,那年对抗羌人,在战场上受了重伤,是当时作为主帅的林如海外祖将他背了回来,捡回一条命来。后来林如海的外祖见他有伤,就将他安排了做其母亲的陪房,来到了林家。

  林如海的外祖交代过张虎,要听从其母亲的吩咐,而林如海的母亲在故去之时,又嘱托张虎要好好照看林家。于是这位老者见自己老了也做不成什么大事,在林如海母亲故去之后便自请离家,兢兢业业为林家守墓。

  张虎自己也想不到,原先在战场上受过重伤的自己,居然还能活这么些年岁,昔日救了自己一命的主帅全家皆战死沙场,自己陪嫁的姑娘和林家姑爷相继故去,小少爷的儿子夭折,妻子亡故,自己眼睁睁瞧着这坟园里多了一座又一座新坟。

  “阿实可还尽心?”张虎在前面带着路,领着林家两位主子往坟园里去了。这张虎老人家口里的‘阿实’就是如今林家的管家林实。张虎昔年重伤,无法生育子嗣,林实是他收养的一个小乞丐,求主家赐了个名儿,就叫林实。

  “他做事最是妥当的,如今离了家,自然是把他留在家中主持大局了。”林如海笑道,跟在老人家后面慢慢往里走。

  进了园门黛玉才发现,原来这园门旁边还有个两间小屋子,只是围墙修得高大,在外边并看不出来,想来此处定然是这老人家守墓时的居所了。

  黛玉瞧着园中散落的一座座坟茔,林家的先祖们就葬在此处,她的娘亲葬在这里,今后爹爹也要葬在这里,而她葬在这里的时候却是一副薄棺来到此处,眼睁睁看着父母坟茔被掘,紫鹃和雪雁相继殒命,黛玉不由得悲从中来,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