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8节(1 / 2)





  刹那间,萧瑜的脚步僵在原地,脑海一片空白。

  .

  战乱年代,人命如草芥,没有葬礼,没有追悼,一个活生生的人转眼就成了一具尸体,一个黑白名字,甚至是一串冰冷的数字。可汪云飞阵亡的消息确认属实,传开来后,仍是有不少人为他红了眼眶。

  校长曾经不止一次的公开说过,“北伐成功,我就归隐田园,那么军校这些龙虎之将,只有汪云飞能够领导。”

  这个入学考试第一名,在校期间科科第一的长洲英杰,天生将才,曾经为了信仰,抛弃青云之路,毅然离校,又为了革命,舍生忘死,毅然参军。

  北伐期间,他先后担任第一师营长,司令部第五团团长,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攻克武昌之时,冒死救出被困的校长,被许以高官厚禄,却断然拒绝,誓不放弃心中主义。

  他于河南临颍率军与奉军主力决战,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最后身负重伤,英勇牺牲,享年二十五岁。

  广州军校建校三年有余,至今最闪亮的一颗将星,就此陨落。

  北伐至今,广州军校学员参战五千余人,阵亡已有一千五百余人,革命路上遍以烈士鲜血铺就。而存活下来的军官中,在中国日后无数次内忧外患,战火连天之中,百炼成钢,有人英年早逝,有人名垂青史,有人官拜开国元勋,有人溃败仓皇南逃。

  不知百年之后,还有没有人记得,那年仲夏夜的广州,禁闭室中有个磊落少年,他唱着《国际歌》,憧憬着新中国的明天。

  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还不曾开始,就永远结束了。

  作者有话要说:  北伐战争,汪云飞牺牲

  其实汪云飞同学是有历史原型的,他叫蒋先云,他比我写的还要厉害。

  蒋先云(1902—1927),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乡大坪塘村人。在众多有名无名的英雄烈士中,那威名赫赫、战功赫赫的蒋先云,他是红透了黄埔的一期高才生,以其卓越的才能,成了两党合作与交往的桥梁。在承上启下,出谋定计,沟通信息和促进团结合作,发挥过无可代替的作用。

  蒋先云,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加入我党,1922年与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安源工人大罢工;同年12月领导水口山矿工罢工;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政治部秘书,为“黄埔三杰”之一;1925年在我党领导下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同年参加两次东征;中山舰事件后退出gmd;北伐战争开始后任总司令部秘书,1927年任湖北省工人纠察总队队长,5月28日在河南临颍英勇牺牲,后被追赠为中将军衔。(百度百科)

  据说他之所以牺牲,是当初两党决裂,他夹在其中左右为难,不得已在战场上以死明志。

  他是黄埔一期生,以第一名的成绩入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在校期间门门第一,被视为校长的接班人,我时常幻想着,他若是能活着,不知会在日后的抗日及内战战场上绽放怎样的光彩。

  历史上有太多无名先烈了,请大家至少记住这个少年的名字,他叫蒋先云,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还不曾开始,就永远结束了。

  第75章

  民国十六年, 是国内天翻地覆,政局动荡的一年。

  四月十八日, 南京政府成立, 与武汉政府分庭抗礼,各为其政, 北伐喧嚣未息,革/命方兴未艾,中国的前路再一次茫茫不见。

  然而也是在这山河分裂, 风雨飘摇的一年,霍锦宁和阿绣的爱情终于悄然萌芽,好像沉睡了一冬的种子破土而出,又好像是干涸了一季的禾苗终逢春雨,就这样润物无声, 不惊不扰。

  华永泰秘密离开了上海, 前往武汉。遇见他的短短几个月里, 给阿绣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失散多年的兄妹相认,已经是最微不足道了。

  读书会中的同学有许多都被游/行事件所波及, 虽然都陆续被保释回家,但有的被禁足, 有的被退学, 短时间内已是不可能聚在一起了。

  阿绣去看过徐白鹭一次,她说她爸爸要将她嫁去外地了。

  “那你的大学梦呢?”

  “大学?可能只能在梦里了。反正读了大学,一样是要嫁人的。”徐白鹭勉强笑了笑, 惨淡道:“我还活着,已经很幸运了。”

  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人真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德英女校在经历短暂的停课之后,恢复上课后,一切又平静如昔,只有国文先生曹文冉辞职了,他们说老师回乡下老家去了。在全班同学都在欢呼雀跃,不用再面对严厉可怕的国文老师时,只有阿绣偷偷哭了两回。

  曹子有死了,那个爱读西哲支持工人运动,一根筋的腼腆少年,他被流弹击中,当场身亡,被警卫用板车拉走,和许许多多被害的工人与学生的尸体一起,被运到郊外,草草掩埋。

  曹老师白发人送黑发人,一下子老了十岁,曾经文人挺拔的脊背,终是伛偻了。

  司令部门前的血被冲刷的一干二净,好像那一日发生在这里的惨案从来没有存在过。

  舞照跳,马照跑,上海滩依旧是那个上海滩。

  .

  阿绣在医院养伤的时候,霍锦宁着实忙得很,他有不少朋友在这次事变中被波及。曾经出入小福园别墅的年轻人一下子少了好几位,包括在报社工作的楚汉,而剩下的也多少有些愁云惨淡。

  阿绣出院以后依旧住回了原先神父路的公寓中,这里有一阵子没住人了,阿绣将原先罩在家具上的白布掀去,打了盆水,开始忙前忙后的收拾。

  霍锦宁拦住她,“你身子刚好,且歇一歇,我叫人来收拾。”

  “不妨事,我早就好了,只是擦一擦浮灰,很快的。”

  阿绣有些不好意思的将他按坐在沙发上,“少爷,您先坐,我很快就收拾好了。”

  她想起身,却被霍锦宁握住了手腕,稍一用力,她就站立不稳跌坐在了他怀里。

  霍锦宁在她耳边轻笑:“还叫我少爷?”

  温柔的气息喷薄在耳际,她的耳根脸颊瞬间红透了,结结巴巴:“那,那叫什么?”

  是了,如今两人互通心意,是和以前不同了,大抵就是时下里男女交朋友的所谓谈恋爱。对此,她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少爷”毕竟叫了好些年,此刻突然不知该叫别的什么。

  “想一想,嗯?”他柔声引诱着。

  “二少?”

  说完自己也觉得不妥当,似是还不及少爷来的亲近,又想了想,试探的开口:

  “二哥?二...哥哥?”

  霍锦宁顿了顿,轻笑道:“原来阿绣也是个说话‘咬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