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节(1 / 2)





  第41章

  翌日天一亮, 秦府的马车和豫王府的马车就一起出了城。

  马车上, 秦穆对两个女儿同行, 还是不太赞同。但齐王开口了,说什么运送军粮乃是大事, 不可马虎, 到了幽州, 他们负责跟着一起送, 秦家粮铺也得有个聪明的人看着,否则那么一大批粮食放出去, 难免不会被混入城中的晋军奸细发现。幽州城离军营尚有一段路,若是晋军在中途拦截, 或者趁他们不备放把火烧了粮食, 山路上根本找不到水源灭火。

  秦穆不懂战术,但是齐王既然发话了,他不愿意也得愿意。这件事情不能外传, 幽州也不比京城,那边的人他还真不放心。在知情的几个人中, 大女儿聪慧, 若是真有人问起,他相信她确实能够应付得过来。就这样,在两个女儿再三保证不会给他们添乱后,秦穆不得已也将她们带上同行。

  由于要赶在半个月之内到达幽州,马车几乎一路都没停过,只有在晚上下榻客栈时大家才能休息一下。终于在第六日, 众人赶到了江淮一带。

  水灾比想象中的更加严重,若非亲眼所见,秦依依根本不能体会到什么是天灾。他们来的是最接近重灾区的一个县城,由于地势较高,这里除了连绵不断的暴雨,暂时还算安全。但听说再往南行二十里的几个村庄和县城都已经被洪水淹了,情势危急。

  下了马车,一路往城里走,只见满城都是流离失所的百姓。由于灾情严重,一些茶馆、酒楼都被迫停了生意,接纳了无数前来避难的人。还有更多的人没地方去,只能在别人家的屋檐下暂时安身。

  刚下过一场雨,地上还是湿的,收到消息匆匆赶来迎接的县令一边向他们介绍情况,一边叹气道:“两位王爷有所不知,如今前来我安临城里避难的百姓数不胜数,我们虽然每日都在县衙门口施粥,但毕竟粮食有限,再这样下去,只怕连我们自己都要饿死啊。”

  楚昱瞧着四周好奇地盯着他们看的难民,眉头紧锁:“城里那些米商呢?酒楼老板呢?他们不可能一点存粮都没有吧?为何不拿出来给百姓救急?”

  “能拿的都已经拿了,实在是灾民太多,供不应求。”县令无可奈何道,“而且去年刚经历过大旱,粮食本就不多,今年春收刚开始就发生了如此严重的灾情,被淹的恰恰是那些还没来得及收割的土地……”

  “军粮呢?不是说都运在你们安临了吗?”楚骞奇怪,得知秦穆答应后,父皇已经下旨,先将这些被洪水阻隔无法转运的军粮分发给灾民,怎么还会不够呢?

  “回王爷,那批军粮正在衙门里放着,只是……几位押运军爷说这是要给前线将士们吃的,除非他们亲眼看到补给的粮食送到军营,否则这些粮食就不能动。”

  “荒唐!”楚昱听后当街气道,“父皇都下了圣旨,难道我们还会诓他们吗?他们在哪里?马上带我们去见他们!”

  楚昱很生气,楚骞却觉得还好。毕竟是军粮,不是一般的粮食,来传旨的人那些负责押运的人都不认识,谁都不知道是真是假,万一是假的,军粮一旦发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他们谨慎点是没错的。

  县令被楚昱这么一吼,哆嗦着把他们往衙门里带。

  二十几车的军粮整整齐齐地被堆放在衙门里,旁边还有一百多名负责押运的士兵,他们这几日都和军粮一起挤在这个地方,虽然不用行路,可紧蹙的眉头看起来比行路更加疲惫。

  其中有一人认出了楚昱,连忙上前行礼:“末将卫良见过豫王。”

  卫良是专门负责运送军粮的,也是这队人里的管事,不肯将军粮发放下去,正是他的意思。

  楚昱扫了他一眼,直接质疑:“父皇已下旨将军粮发放给灾民应急,为何你们要抗旨?”

  “这……”卫良没想到豫王过来的第一件事,不是担心粮食是否能够顺利送入军营,而是要追究他们的抗旨之罪,一时语塞。

  心中愤怒,可对方是王爷,他只是一个小官,不能当面与他辩驳。又忧心会牵连到其余的兄弟们,卫良心一横,高声道:“末将只是担心后方来不及补给,才擅作主张留下了军粮,与其他人无关,抗旨的也是末将一人,他们都是听末将的,王爷若是要降罪,末将愿意以死谢罪,还请王爷务必尽快为营中的将士们送去粮食,末将死而无憾。”

  话音刚落,他竟要拔刀自尽。

  “住手!”楚骞一看不对,连忙制止,秦昭也同时出手,二人一左一右按住了卫良的胳膊,这才阻断了他的求死之心。

  “你这是做什么?”楚昱更加生气,他只是问了一句为何抗旨,至于要以死来证明什么吗?他又不是真想要他们的命!

  卫良倔强地扭头:“王爷只担心百姓能不能吃饱,可有想过军中将士们的处境?战事一起,无论他们是在做什么,都必须立刻整装迎敌。军中的将士们本就已经过得很苦,每日三餐除了米饭很少见肉,将士们的训练强度又那么大,若是连最基本的粮食都保证不了,让他们如何奋起杀敌、如何保家卫国?末将这么做,也是身不由己,说句难听的,没了他们,敌军一旦进犯,外头这些百姓们即使吃饱了,又如何能够御敌?”

  楚昱不吭声,同楚昱一起来的孙进看了一眼楚昱的神色,指着外头嚷道:“那你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吗?”

  卫良不认识孙进,不愿与他多话。他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百姓们饿死,现在安临县令还有余粮,实在等到发不出粮食的时候,他也会遵旨将军粮先给百姓们吃。

  看得出来这个卫良是一条汉子,楚骞拍拍他的肩,安抚道:“你放心,我们既然来了,就不会看着将士们饿肚子的。”

  “您是……齐王?”

  楚骞很少与大臣们打交道,卫良没有见过他,但之前来的圣旨上说,豫王和齐王会一起来。看着身边这人的穿着,他猜测应该是齐王。

  楚骞点头,朝他笑笑,道:“你既然一心为了军中的将士们,为何又要做出这等傻事?你以为,你死了,这些事情就能够解决了吗?还是你觉得,你一死,将士们就能顿顿吃肉了?”

  他这话有开玩笑的意味在,卫良听得出他是在劝自己,刚才他确实是太冲动了,卫良单膝跪地,朝楚骞道:“末将知错。”

  楚骞扶他起来,他就喜欢这样的好汉:“你的建议我都记下了,你放心,等我们回了京,我一定将军中的情况禀告父皇。至于这些军粮,你的做法也没错,只是有欠妥当。”

  “末将知罪。”卫良诚恳道。

  楚骞带他到秦穆等人前面,介绍道:“这位是京城的秦老爷,他在幽州有粮铺,也已经答应了会为将士们送粮,我跟皇兄一起过来,正是为了这件事。皇兄会留在安临与孙大人一起安置受灾民众,我和秦老爷与你们一同去幽州,明日便可启程,若是不出意外,七日之内必能到达幽州,我们再立刻整理粮食送去军营,这样的安排,卫大人可还有异议?”

  楚骞说完,秦穆跟着点头。

  卫良眼眶一湿,连日来积压在心头的大石终于定了下来,拱手道:“有王爷这句话,末将就放心了。”

  “皇兄?”楚骞看向楚昱。

  “皇弟既然安排好了,运送军粮的事情便交给皇弟了,本王先与孙大人去看看受灾的百姓,这里的事情皇弟做主便是。”楚昱轻哼,说完转身就走。

  .

  在安临县逗留了一夜,第二日秦穆一行人还是坐着马车走了,由于多了一百多名士兵,再加上沿途要经过几个被洪水淹了的官道,速度比来安临的时候慢了许多。

  一连坐了多日马车,有聊的话题都几乎聊完了,秦穆和秦昭一上车就各自闭目养神,秦桑也无聊得靠在角落里睡觉,睡着睡着,车一颠,整个人往旁边的楚骞肩膀上靠去。她睡得太沉,没有察觉,只觉得现在靠着的这个东西比坚硬的马车要舒服得多,睡梦中索性又调整了睡姿,将脸埋在楚骞肩上。

  楚骞没有睡着,只是突然感觉到有个重物砸在自己身上,睁眼一看,居然是秦昭的小妹妹,别看她醒着的时候叽叽喳喳地吵个不停,睡着了安安静静的样子看起来还是挺可爱的。鬼使神差的,楚骞居然没有弄醒她,让她继续靠着自己舒服地睡大觉。

  楚离拉开帘子,官道上的积水已经漫过了马腹,好在马车高,里面还没被水淹到。

  “表哥,你累不累?”秦依依没有睡,靠着楚离坐了一会儿,见他在看外面,也跟着他一起看。

  楚离摇摇头,压低声音道:“我不累,不用担心我,你呢?”

  秦依依朝他甜甜地笑了笑:“有表哥在,再累我都不怕。”

  没出过远门的大家闺秀,连着几日坐在马车里颠簸,怎么可能不累?可是只要能陪在他的身边,看着他好好的,再累她都觉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