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噬梦人第17节(1 / 2)





  关于“幻火”技术原理,斯里兰卡籍著名犯罪小说家e. basu于其作品《重金属黑暗》(heavy metal darkness,澳洲墨尔本:magic candle,2139年12月二版)中曾有详细描述。节录如下:

  ……高大男子一身红衣,两撇整齐八字胡,颧骨高耸,一对狭长而细小的鹰眼。像是脸面上两道歪斜的缝隙。那给人一种严厉的视觉印象。aladdin立刻认出,他就是最初将自己绑架来到此处的三名绑匪之一。

  然而自从来到此地之后,有整整将近300天的时间,aladdin没有再见到他出现过。

  男子走近,出乎意料地递给aladdin一把沉甸甸的银色手枪,而后回身走了几步,站定,面对着他。

  “来。”鹰眼男子指着自己的胸口,“开枪杀了我吧。”

  aladdin感到错愕,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枪在你手上。用那把枪杀了我吧。”

  “杀了你?”aladdin握着手枪,紧张得连声音都开始发抖了,“为什么……要叫我做这种事?”

  “难道连你也被我们‘驯养’了吗?”男子哈哈大笑,“你不是梦想这一刻很久了吗?你当然记得,就是我把你给抓到这里来的。现在我还可以告诉你,这整个计划的主谋就是我。你不是一直想调查出到底是谁限制了你的行动自由吗?”鹰眼男子说,“虽然我让你吃得好、穿得好又住得豪华舒适,显然也已把你豢养得十分习惯了;但再怎么服侍你,我可不敢自以为讨得了你的欢心。”男子轻蔑地说,“开枪吧。”

  虽然依旧感到恐惧,鹰眼男子的挑衅倒是激起了aladdin的愤恨与好奇。他双手握紧枪托,鼓起勇气,对准男子胸口扣下扳机。

  巨大的枪响回荡在这空阔的室内。烟硝与火光中,aladdin发现了两件事:第一,与过去在受训时开枪打靶(那是个多么遥远的记忆啊)的经验相较,这把枪的后座力似乎稍小;第二,红衣男子竟看似毫发无伤,依旧冷笑着站在他面前。

  aladdin的第一直觉是:这难道是个空包弹?

  说时迟那时快。男子突然向前走到aladdin面前,不知用的是什么古怪的擒拿手法,就在aladdin未及反应之时,伸手便夺去了那把银色手枪;并且立刻瞄准aladdin近距离直接连开了三枪。

  一瞬间,aladdin几乎以为自己已然命丧于此。然而在一阵模糊痛感后,如同被某种腐蚀性酸液灼烧了神经,他感觉到大片分不清温热或是冰凉的液体自他的胸口、腹部,甚至脸颊漫流而下——

  但他很快发现,那无声漫流而下的液体,竟透明稀薄仿佛清水;而痛感也已不复存在。aladdin感到困惑。而鹰眼男子却再度微笑了。

  “奇怪吗?这可不是空包弹。”鹰眼男子说,“这是另一种‘水火同源’。

  “你看,”男子继续解释,“扳机扣下的那一刻,射出枪管的是货真价实的铅制子弹。然而只要子弹射程距离枪管口超过10厘米,铅制子弹就会完全转化为‘水制’子弹——一颗用等重的水所组构而成的子弹。当然,同时拥有速度与质量的水制子弹仍可伤人,只是效力与射程大打折扣而已。我现在已经可以看见你额头上的瘀青了……”

  aladdin轻抚疼痛的前额。

  “……至于铅制子弹究竟是如何直接变成水制子弹的,那当然就是技术关键了。”男子说,“其实很简单。这依赖的还是纳米技术和平行分散处理系统(pdps)。在工业技术上,从能够制造以单一分子,甚至原子为基础单位材料的纳米技术发展成功以来,‘瞬间改变材质’就已经相当程度成为可能了。这把枪只是我们总部工厂的一个半成品而已。之前你曾见到的‘幻火’,也是用差不多的原理所制成。或许以幻火作例会更容易解释……

  “在‘幻火’中,磷、碳、硫等火药燃料被引燃,幻化为缤纷的光焰;而燃烧后残余的气体与灰烬则于平行分散处理系统的人工智能引导之下,自动重构其原子排列、改变其原子性质,全数变化为氢原子与氧原子——最后,氢与氧再化合为水。水气逸散于空中,不会留下任何污染……”

  “……水火同源?”aladdin挤出第一句话。

  “你懂了。”鹰眼男子又笑起来,“‘幻火’和这把枪应用的正是同一种原理。”……

  如前所述,上述引文乃由犯罪小说《重金属黑暗》中节录而来。《重金属黑暗》一书为e. basu早期著名作品之一,时值“水火同源”技术已实验成功,然尚未进入工业量产阶段。约90年后,越南科普作家阮晴日则于科普散文《科学的36张笑脸》(the 36 smiling faces of science,越南胡志明市:mystic forrest,2258年4月初版)中直接述及因此一技术日渐普及进而衍生之有趣争议:

  ……科学进展至今,大者愈往巨观层面扩展;而其微小者,技术之精细亦属必然。然而无论是巨观尺度或微观尺度,由于与人们平日习以为常之世界大不相同,即使是科学定律,也可能在截然不同的尺度之下发生意料之外的异变,从而引爆争议,或获致进展……

  此种现象由20世纪初期的相对论揭开序幕(于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论证了古典力学只是广义相对论在某个范围尺度下的特例表现),其后则层出不穷——较著名者,如古典时代末期m理论与几种不同弦论之间的关系即是……

  事实上,这也给多数人们于其基础教育中粗浅理解,且朗朗上口的某些古典科学定律带来了纷扰。加之以一般大众并不见得具有专业素养,一知半解之余,遂不免误会频生。

  ……举例而言,于部分国家节庆时所使用之鞭炮、烟火之替代物——幻火——即曾引发争议。近日报载,美国某名为“物质光明教”之新兴小型教派即强烈反对幻火之使用。“物质光明教”教主george titor于接受《田纳西纪事报》访问时表示,万物皆由物质所组成,即便是诸如爱恋、感动、烦恼、仇恨等人类抽象情感,无一不是脑中电流或化学物质的某种传导样态而已。“物质就是一切。物质永恒不灭。”george titor说,“我们反对幻火的原因是,尽管它确实遵守了物质不灭定律,但由燃料转变为造型火焰,最后却化为肉眼不可见的水蒸气逸散在空气中……这样的过程实在太过虚幻,太容易对一般民众产生误导,使一般民众低估了‘物质不灭’的真理。”george titor进一步表示,“物质光明教”已对所有信徒寄发通知,谕令应避免使用幻火。

  然而相反地,也有老牌宗教大力支持幻火的使用。在得知“物质光明教”禁绝幻火的举动之后,柬埔寨某“东方佛陀修行会”(为大乘佛教分支修行组织)会长varma s.即公开批评“物质光明教”,痛斥其为邪门外道;并引用《金刚经》以为佐证。“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varma s.表示,幻火本身即“诸相非相”之最佳阐释;造型火花图案固然短暂绚丽,其后则化为水气彻底消散于空中,“其相为火,然实不为火;其相为水,然实不为水。诸相非相,如来便在其中。”varma s.并征引经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于接受《柬埔寨时报》记者访问时,这位年近80的僧侣强调,幻火如露如电,证实诸法皆空;佛法种子体现于一切众生众相之中,并非外道妖言惑众所能只手遮天。“‘严禁使用幻火’也只是无谓我执,大可不必。”……

  第26章

  第二个梦境。

  失焦的视野。

  主观镜头。频道跳换。小小窄窄的木门后,绵密的雨声被覆盖在一种午后阴霾特有的混沌黝黯中。

  然而不久后,雨便停了。

  这似乎是个清澈而寂寞的梦境。随着雨之休止,视野暂时安静了下来。门外长廊上,零星坠下的水滴疏疏落落回响着,空洞悠远,仿佛隔着一层鼓皮般的薄膜,与储藏于另一腔室里之梦境共鸣一般。

  然而镜头近处则是无雨的室内。古典时代小学课室的模样。十几张废弃的小学生课桌椅散置于空间中。台前讲桌后,占据了整座墙面的黑板沉入了壁面。一种雾蒙蒙的,像是被因时间久远而层层积累、无法拭净的粉笔灰所沾滞遮蔽的,毛玻璃般的印象。

  此时镜头再度旋转起来。k注意到,有两三个小小的白色人影自画面边缘一闪而逝,幽魂一般。

  一方低矮简陋的水泥门洞出现于焦距之外。

  天色倏然暗下。雷击轰响后,窗外的雨势又大了起来。

  门洞另一侧是个光线稀薄的低矮空间。像个几乎完全隔绝于外界之密室,唯一光源仅来自侧边高处几道狭长的气窗窗口。如碉堡之观测窗。也正因如此,除了雷击时的瞬间电光之外,多数时刻,这墓穴般的空间皆陷落于一片黑暗之中。那盘踞腔室之黝黯以一种古典时代八厘米影片之粗糙画质呈现。仿佛于完全墨黑的环境中,无法吸取任何光线的人眼之视觉——近于绛紫,黑暗中如群聚花朵般,变形绽放却又随即敛聚消失的,粗粝的像素图案——

  是以,持续移行中的主观镜头完全无法照见那空间中之物事。

  仅仅在少数青白色电光连续曝闪之瞬间,才得以看清那空间之约略配置。

  (啪啪。啪。啪啪啪——)

  k看见了。那是众多灰白色的人体。(啪啪。啪。)如同被整批丢弃的,未完成的塑料假人模特儿一般,一具接着一具,远远近近平置排列于水泥地上。

  镜头突然跳接至人体之特写。(啪。)灰白之胫骨。灰白之手掌。枯瘦细小之指端。灰白之发。灰白之耳际。(啪啪。)那一张张静态肢体面容之细部特写,仿佛于一急速放映之器械操控下,以极短极快之时间差彼此轮替剪接着——(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曝闪之间,k赫然发现,那众多之人体,竟全都是没有脸的。

  无脸之人。无五官之人。在他们面部,竟似是背部,颈部或头皮等其余缺乏孔窍褶曲的平滑人体部位,仅是一张被毁去了一般肌肤纹路的灰色表皮。坏毁如同一烧烫伤之人……

  然而k注意到,部分无脸之人的面部肌肉,于强光曝闪时,于灰色表皮下,竟有着活体生物般凶猛的搐跳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