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节(1 / 2)





  她一张一张地看。看得手足冰凉,血液冻结。

  的确是信,却不是写给她的。也不是文秀娟写的。

  这是两个谋杀者之间的通信!

  3

  你一定很惊讶吧,我也是。很高兴能与你通信。我是鼓起了很大勇气的,请你别有不必要的顾虑。当我意识到你的存在时,特别高兴,这也算是志同道合吧,虽然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危险且不合法律。但不管怎么样,她该当受到报应,否则太不公平!

  我以这样的方式来作自我介绍。文秀娟现在正在医院里,你一定以为这是一场意外,因为这一次你并没有动手。现在我告知你,这并非意外,而是我一手造成。当然,这只是一次教训,我并不指望能把她怎么样,她总是能被救回来并再次回到我们中间的,时间甚至不会很久。但这是个开始,我加入进来了,未来还长得很,我打算和你一样慢慢来。至于我真正的身份,我想你也不会轻易探究,就像我不会那么冒失地询问你的名字一样。反正我们每天都会见面,会打招呼,都是这委培班里的一员。

  ……

  你不需要知道我的办法。你这次的手段愚蠢又没意义,别自己被抓住还拖累我。医学院学生想不出好办法?专业这么差,下一个被甄别掉的一定就是你!

  文秀娟日子不多了。有没有你都一样。

  谢谢你回应我。很高兴,真心的。

  接受你的批评,但事实上,我已经有一个计划的雏形了,还需要完善。在没能想明白之前,我不会再动手。你一定用了某种近乎完美的手段,我根据文秀娟表现出的症状查阅了许多资料,却无法判断你用的方式。这让我有点崇拜你了。

  想和你说点心里话,希望你别觉得我太啰嗦。有些话没有第二个人可以说。

  每一次看见文秀娟,我都越发地感觉她的讨厌,很多时候我几乎无法掩饰自己的情绪,而那样的时刻,我会想自己会否过于极端了呢。不过我倒很难想象,居然有一个人,比我更加地恨她。

  ……

  十六页信纸,十四封信。

  信在两张方桌并拢的木台面上摆了两排,上排八封信下排六封,分属两人。这是两个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真实身份的谋杀者之间的通信,在最后一封信之前,他们一边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自己身份的秘密,一边共同商量,该怎么给文秀娟下毒,宛如一场接力,文秀娟就是他们手中的接力棒,直到把文秀娟的性命送上终点。

  信纸薄而脆,一封封都蜷卷着,无法展平,仿佛承载不住上面的罪恶。

  如果说之前郭慨对柳絮的故事多少还有些未表现出的疑虑的话,那么十四封信摊在面前,足以让他明白,九年前医学院里的那段过往,远比柳絮昨天所说的更阴冷恶毒。

  郭慨并没有说“学校里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或者“竟然有两个下毒者”之类的话,他长久不语。柳絮也没有话,从早上发现这些信开始,同学的一张张面孔就走马灯一样在脑子里轮转。起初,不论是谁,她都觉得不敢相信,现在,哪一张面孔,都阴侧侧地似笑非笑。

  郭慨先是坐直了身子,远远地端详着两个谋杀者之间的通信,后来他慢慢弯下腰,凑近了一些。但他的手一直没再碰它们。忽然,他动了一下,仿佛从某种情境里挣脱了出来。

  “这些信一会儿给我复印一下。”他说。

  “好的。”

  “她是个怎样的人呢,文秀娟?”

  “她是个非常优秀的人,学习好人也好,有一股子宁静的气质……”

  “不。”郭慨摇摇头,“这些你昨天都说过,但是,她应该不仅仅是你说的那样。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何况是谋杀。而现在,有两个不约而同的谋杀者。”

  “不是的,你没有见过她,你不知道,她真的是个完美的女人。”

  柳絮开始讲述文秀娟的好,尽可能地把那个心底里完美无缺的形象传递给郭慨。然而她翻来覆去都是些主观形容,记忆里的细节模糊了,她很难讲清楚是些怎样的行为把文秀娟在她心中的地位堆砌得如此崇高。或许有些皮毛的东西,比如口气、笑容和恩惠,当年觉得是实实在在折射出个人品质的,现在拿出来说,又觉得浅了。

  柳絮终于停下来。她低头去看那些信,说:“我不知道这两个人为什么那么恨她。我能感觉到,班里有很多人都不太喜欢她,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以她的为人处世这很没道理。”

  柳絮忽然叹了口气。

  “我其实并不算了解她。”她说。

  “之后那些年几乎没人谈论她,只零零星星听见过几嘴,一只手都数得出来。也难怪,出了那事情,大家都不想再提起了。这对我再好不过,那时我的状态,是只要和她有关的东西都不去听不去想,远远逃开。所以说起来,我也只和她相处了几个月,看到的是那几个月里她的状态。我的确算不上很了解她。”

  郭慨点点头,说:“也许你的好朋友并没有你想的完美,没人是完美的,是人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不管有怎样的缺点,发生在她身上的事都太可怕了,我一定要把杀人的家伙抓出来。”

  “那这些信,你看出什么线索来了吗?”

  “有很多,但现在都是乱麻,头绪要一点点理。”郭慨摇了摇头,似乎就想到此为止,随即反应过来,冲柳絮抱歉一笑。

  “哦对不起,搞得我像是还在刑侦队查案似的。没什么好保密的,我就把我看到的说说,你也参详参详。比如说呢……”

  郭慨用手指指信件,“这些都不是原件。”

  “你是说这是手抄的,文秀娟抄的吗,但不是她的笔迹啊。”

  “不,我说的是上面这排。你注意到吗,纸上那些蓝色的印迹。”

  柳絮取了封信细看。上下两排信用的纸张都是一模一样的,是有医学院抬头的信纸,学校的小卖部可以买到,基本上每个学生都会用,在课桌里也时常可以捡到,所以从纸张的出处上是查不出线索的。但经郭慨这么一提醒,果然发觉纸上有薄薄一层蓝色,粗看像是纸张本身的花纹,甚而不注意都发现不了,但细瞧的话,可以看出是后来染上的。并不仅这一封,第一排所有八封信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蓝痕,而第二排“另一个同学”的信纸上就没有这种现象。

  这蓝痕让柳絮有些熟悉,但一下子还抓不住重点,既然郭慨指出来,想必是已经知晓了究竟,柳絮就直接开口问他这是什么。

  “是蓝印纸。”

  柳絮一下子明白过来。这种用来复写的纸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再常见不过的办公用具,但近几年不太见到,所以她才反应得慢了。

  “所以这是复写件,并非原信。但为什么会是复写件,原信去了哪里,这就不知道了。”

  “如果这就是原信呢,我是说,也许寄出的就是复写件。”

  郭慨眉头一挑,略显意外地瞧了柳絮一眠,说:“倒也有这种可能,你的思路还挺合适搞侦破的。这样说的话,寄复写件也是有好处的,隔了一层,判断笔迹起来会稍困难些,因为有更多干扰的因素。如果真是这个原因,写信的人心思是很细了。”

  他挠了挠头,又说:“但也只是稍困难些,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我相信这两个人用的都不会是惯常的笔迹,你看这些字都写得很别扭,如果说要再加上一层双保险的话,嗯,聊胜于无。”

  郭慨看起来对柳絮的这个推测持怀疑态度。但一时之间,他也想不到合理的解释。

  “文秀娟会有这些信就很奇怪了,无论如何她都不该有这些信的。即便她通过某种目前我们无法想到的方式,得到了这些信,那为什么她还是被毒死了呢?信是藏在特意留给你的遗物中的,如果她希望你能找出真相,那么无疑这已经是她能掌握的全部线索了,这意味着她虽然得到了这些信,却并不知道写信人的真实身份。”

  郭慨又摇了摇头。